
聲場設(shè)計是如何巧妙地影響觀眾席位聽覺效果的
直達聲
直達聲指的是不經(jīng)反射直接到達接受者的聲音。在大劇場中,直達聲的控制通常通過揚聲器(即音箱)的排布完成,主擴揚聲器主要有點聲源和線陣列兩種,一些音樂廳也會采用音柱。
除此之外某些劇院還設(shè)有拉相位揚聲器、返聽揚聲器、效果揚聲器等作為輔助。
點聲源
傳統(tǒng)音箱一般為點聲源,聲波以球面波的方式向外輻射。具體來說,像一個人在空曠的空間中講話等,聲源的尺寸相對于聲波傳播距離較小,且指向性不強的都可近似為點聲源。
基于聲學(xué)中的反平方定律,聽者與揚聲器之間距離加倍,接收到的聲壓級將減小6分貝。因此空間較大的劇院往往需要多個點聲源揚聲器組合或搭配其他揚聲器系統(tǒng)使用。
暗裝是劇院常用的音箱布置方式,但也帶來了飾面透聲率不足的缺點。為了彌補主擴點聲源的局限性,觀眾廳吊頂中部掛有一組揚聲器,四周也均勻布置了效果聲揚聲器等。
但是也有觀眾反饋,歌劇廳三層樓座出現(xiàn)歌唱家的聲音太小問題,而一樓池座前幾排弦樂聲音過大,混響效果并不是很好。
線陣列
線陣列揚聲器是由多個揚聲器組合而成的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所輻射的聲波波陣面圖形類似柱面波,近似于線聲源,但當?shù)竭_一定臨界距離之后,開始由柱狀波漸變過渡為與點聲源揚聲器一樣的球面波向外輻射。
生活中火車或公路上大量機動車輛行駛時產(chǎn)生的噪音都屬于線狀聲源。
理論上,聽者與線陣列聲源之間的距離加倍會導(dǎo)致接收聲壓級減小3分貝。也就是說,線陣列揚聲器的使用能更好地保證前后觀眾聽感一致。
聲場的完成除了擴聲系統(tǒng),還需要對反射聲進行控制。
早期反射聲
早期反射聲即前次反射聲,一般包括在直達聲以后50毫秒左右到達的,對房間的音質(zhì)起到有利作用的所有反射聲。
當直達聲與反射聲到達時間超過0.1秒,人耳開始能清晰分辨二者,這就是回聲效果。
為了減小回聲、提高語言清晰度,同時加強混響,提升音樂豐滿性,劇院歌劇廳內(nèi)飾面、座位等的材料選擇與外形設(shè)計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聲音****反射時間為1-1.3秒。
- 上一條信息:視頻會議系統(tǒng)優(yōu)勢
- 下一條信息:什么是 Hi-Fi音響